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法律知识

法律知识

老赖欠钱不还名下无财产?法律教你“穷追不舍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15  浏览量:3 次

遇到老赖欠钱不还,最崩溃的不是对方耍赖,而是查遍所有账户——银行卡余额为0、房产车辆登记空白、公司股权早已转让……难道只能认栽?其实,法律为“执行难”早有对策:即使老赖当下“无财产”,也别放弃维权,通过调查、追踪、施压三步走,照样能让其“吐钱”。


第一步:别被“名下无财产”迷惑,老赖可能“藏得深”

老赖口中的“没钱”,往往是表面文章。实践中,常见的“隐匿财产”手段包括:

转移财产:离婚时将房产、存款过户给配偶或子女;低价转让车辆、股权;

现金化财产:将存款取出存入他人账户,或购买黄金、古董等“隐形资产”;

虚构债务:与他人串通伪造借条,通过“虚假诉讼”转移财产;

挂名财产:借用亲友名义持有房产、车辆,自己实际占有使用。


典型案例:2023年,杭州某债权人发现老赖张某“名下无房无车”,但通过调取其银行流水,发现张某离婚前3个月向“前妻弟弟”账户转账200万元,最终法院认定该行为属于“恶意转移财产”,判决前妻弟弟返还,用于偿还债务。

1734601243552877.jpg

第二步:法律手段“挖地三尺”,让隐匿财产现形

若老赖确实“表面无财产”,债权人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追踪:

1. 申请“财产调查令”,自己查或委托律师查
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,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出具“调查令”,持令调取老赖的银行流水、微信/支付宝转账记录、房产登记(包括未办产证的房产)、车辆过户记录、公司股权变更信息等。若发现“离婚析产”“低价转让”等异常操作,可立即起诉撤销(《民法典》第538条)。


2. 申请“悬赏公告”,发动群众提供线索

若自行调查困难,可申请法院发布“悬赏公告”:债权人承诺对提供有效财产线索者给予奖励(如执行款的1%-10%)。老赖的亲友、生意伙伴往往掌握其财产动态,悬赏能有效“激活”线索。


3. 追踪“隐形财产”,关注转移链条

即使财产已被转移,法律仍支持“穿透式执行”:

若老赖将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,但子女无经济能力购买(如未成年、无收入),法院可认定该房产为“恶意转移”,强制拍卖;

若老赖通过“代持”持有公司股权,债权人可起诉要求“确认股权归属”,直接执行股权收益。


第三步:让老赖“寸步难行”,倒逼其主动还钱

即使暂时查不到财产,法律还有“组合拳”让老赖无法逍遥:

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:限制其乘坐高铁、飞机,禁止购房、购车、旅游,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;

限制高消费:通过“全国法院限制消费令系统”,禁止其在星级酒店消费、进行奢侈品交易等;

司法拘留:若老赖故意转移财产、妨碍执行,法院可对其采取15日以下拘留;情节严重的,可追究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”(《刑法》第313条)。


典型案例:2024年,苏州某老赖李某因“名下无财产”被终结执行,但法院发现其长期使用朋友的豪车代步,经调查确认车辆实际由其控制后,以“拒不执行”罪判处李某拘役6个月,李某家属随即凑齐欠款。


关键提醒:“无财产”不是终点,终身追偿是底线

根据《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老赖的债务“终身有效”:即使当前无财产,债权人仍可随时向法院申请“恢复执行”。一旦发现其有新的收入(如工资、养老金)、继承遗产、中奖等财产线索,即可申请法院扣划或拍卖。


结语:维权别松懈,法律给你“撑腰”

老赖“名下无财产”,可能是真穷,更可能是“装穷”。债权人需牢记:调查财产要主动、法律手段要用足、施压措施不能停。记住,法律的“执行网”越织越密,老赖的“躲债空间”只会越来越小——只要你不放弃,钱,终究要还。


上一篇:欠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法院如何处理? 下一篇:没有了!